Product navigation
發布人:泛亞電競平臺 發布時間:2022-04-15
12月15日,博日科技二度遞表港交所,并在招股書中更新了2021年上半年最新業績。11月,公司董事長賀賢漢在接受風云浙商的采訪中表示,公司已接受兩輪聆訊,上市工作正按照設定的時間表推進。
作為目前國內市場份額第三的PCR(聚合酶鏈式反應)設備、試劑及耗材廠商,博日科技2021年H1營收7.88億元;凈利潤3.55億元人民幣(超過2020年全年)。這一業績走勢,與圣湘生物、達安基因、金域醫學等核酸檢測概念股頗為相似。
2019-2021H1部分核酸檢測概念公司營收情況(來源:wind)
據了解,新冠疫情之前,中國qPCR(熒光定量PCR)設備市場中,進口企業占據了75%-80%市場份額,賽默飛、伯樂、羅氏和賽沛等外企已進入大多采購終端。新冠疫情爆發后,國內設備生產商得以扭轉局勢,改變既有的格局。2020年在中國市場上,按銷量計,博日科技的qPCR檢測儀市占率增加至14.5%,排名第三;出口銷量在國內PCR設備制造商中排名第一,市場份額為24.5%(招股書數據)。
那么,在國內數十家經營PCR儀器的公司中,為什么博日科技脫穎而出;新冠疫情結束后,PCR這一分子診斷的細分市場上,國產企業能否趁勢延續、加速進入更多終端?
新冠疫情打破qPCR設備的固有市場格局經過新冠疫情后,大眾對于核酸檢測、PCR等名詞不再陌生。PCR檢測就是通過對特定的RNA/DNA片段進行擴增,實現對病原體的檢測,目前主流的是第二代技術:qPCR(實時熒光)。
“qPCR技術上已經很成熟,沒有太多挑戰。博日科技的優勢在于生產管理,他泛亞電競平臺們用的是日本的管理體系。新冠疫情爆發后,美國廠商的儀器斷貨、無法供應,博日的生產體系穩定運作,再加上有中國的人員保障,直接全球發貨?!币晃环肿釉\斷行業人士告訴36氪。
博日科技正式成立于2002年,是從日本企業Ferrotec China集團獨立出的先進儀器生產企業,涉足PCR基因擴增儀的研發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。根據招股書,博日科技最初由日本商人山村章、中國商人王默堅聯合創辦,山村章是日本先進制造企業Ferrotec的創始人。
當前,博日科技的董事長賀賢漢仍擔任Ferrotec的董事、總裁及集團執行總裁,在半導體、醫療領域都有數十年的積累。賀賢漢是出生于上海的浙江人,經歷頗具傳奇色彩,1982年考取上海財經大學財政金融系,后奔赴日本留學,獲早稻田大學和日本大學雙碩士,在日本工作生活多年。其招股書中也顯示,“賀先生從日本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、管理經驗及制造技術,并將其應用于日常經營管理中?!?/p>
博日科技的儀器、試劑、耗材及移動實驗室等產品線,主要就是圍繞PCR檢測的各個環節開展。具體而言,儀器產品主要包括核酸提取儀、基因擴增儀、qPCR檢測儀;試劑包括樣本保存液、核酸提取試劑、PCR檢測試劑;耗材則包括檢測中用到的多孔板、吸頭等。
博日科技產品線,來源:招股書
從銷量來看,2020年博日科技PCR儀器的銷量約9.6萬件(包括核酸提取儀、基因擴增儀、qPCR檢測儀),是2019年的4.2倍;試劑銷量約8078萬份,是2019年的9倍。與2020年同期相比,2021年H1的儀器銷量同比下降了24%,但試劑銷量仍在飆升,達7710萬份,與去年全年基本持平。
盡管今年國內新冠疫情整體態勢趨于穩定,但零星散發和聚集性病例也時有發生,全員核酸成為絕大多數城市抗疫的重要舉措,部分地區會開展六到七輪的全員核酸,因此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銷量持續激增。這也反應在各核酸檢測企業的業績之中。
在新冠疫情爆發前,據基業常青經濟研究院的報告,通過統計招標平臺上405條PCR儀中標訊息,31個PCR儀品牌中,進口PCR儀占中標量的八成,賽默飛的占比達35%,而后依次是伯樂(20%)、羅氏(11%)和賽沛(7.6%),4家合計占比已達71%。
“qPCR的市場玩家曾非常穩固,主要原因是試劑盒報證(醫療器械注冊證)的時候,需要指定機器。比如大部分試劑盒報的是ABI7500(賽默飛的PCR儀型號),一般醫院不會更換PCR儀,換了就沒有試劑盒用?!鄙鲜龇肿釉\斷行業人士介紹道。
簡單地類比,PCR儀就像蘋果手機,針對不同適應癥如腫瘤基因檢測、遺傳病基因篩查的試劑盒,就像APP Store里不同的APP,換一臺安卓手機,APP就沒法在上面運行。所以,習慣了相應生態(如ABI7500+指定試劑盒)的醫院、科研機構等單位,沒有更換qPCR儀器的動力。
疫情之后,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需求驟增,博日科技這一適應癥的試劑盒也獲得了緊急使用授權,自產的試劑盒極大地帶動了品牌qPCR儀的銷量增長。根據招股書,2019年博日科技qPCR儀銷量為875臺,2020年增長至4850臺,翻了5倍。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也增至14.5%,超過羅氏等外企巨頭。
“剃須刀”模式:儀器+試劑綜合銷售為了增加產能,博日科技的產線也是馬力全開:在試劑方面,新增了8條額外的試劑生產線,年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04.1%;在儀器方面不斷增加裝配工人。產品除了銷量增加,原材料采購成本也隨規模擴大而降低,博日科技的毛利率由2019年的52.9%增長至2020年的63.8%。量、利齊升,支撐起了公司的高光業績。
目前,博日科技在中國的銷售主要通過經銷代理的方式開展。自2018年至2021年H1,經銷商貢獻的收入占比均超過60%,2021年H1達到了77%。就國內市場而言,直營客戶貢獻的收益下降主要是由于: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經銷商恢復經營;政府部門、醫院等透過若干知名經銷商以集中采購的方式下達的訂單增加。
營銷模式上,一位醫療行業投資人告訴36氪,IVD行業的公司大部分選擇“剃須刀+刀片”的商業模式,免費或以極低的價格將儀器銷售到終端,通過銷售試劑、耗材賺錢。博日科技的部分銷售,也是通過這種綜合模式實現:
客戶購買采購指定數量的試劑,便可免費使用或獲得相關儀器。比如客戶在2年內依合同購買了30000-40000份試劑,便可擁有對應儀器的所有權;若試劑用量未達到,合同期滿后,博日科技會收回相應的PCR儀器。
在醫療設備行業,所用到的試劑盒、耗材等可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,設備必須配套使用的耗材稱為封閉式耗材。但在PCR檢測領域,試劑盒多屬于開放式,市場上存在多家只研發生產試劑盒的企業?!皺z測試劑盒在進行臨床試驗時,需指定PCR儀器配套進行,上市后這個試劑盒就只能在這一機器上使用。如果要換設備,得再做臨床試驗?!?/p>
對于博日科技而言,推行「儀器+試劑+耗材」一體化的銷售模式,成為提升營銷能力的策略。公司表示“通過儀器銷售渠道優勢,我們擬擴展我們試劑、耗材的銷售網絡,并通過與畜牧業企業、OEM客戶、醫院、獨立臨床實驗室、高校與科研機構、檢驗檢疫機構等建立良好合作關系,豐富我們的終端客戶群?!?/p>
新冠疫情之后,核酸檢測相關概念公司都面臨著業績可持續性的問題,也正是如此,可以看到在A股,市場給予相關企業的市盈率也比較保守。未來,決定博日科技股價和市值的關鍵之一,就在于銷售進終端的儀器能否繼續為之帶來銷售;而這又與后續其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獲批情況密切相關。
來源:wind,12月18日提取數據
在遞交招股書前,博日科技也進行了兩輪融資,主要用以提升產能:2020年融資2億元人民幣;2021年完成融資3.87億元,投前估值70億元人民幣。
博日科技檢測試劑盒的獲批情況如前所述,PCR檢測試劑盒申報醫療器械注冊證,需要指定機器;曾經賽默飛、伯樂等巨頭的PCR儀落地廣、比較通用,所以很多試劑盒在報批時會指定這些設備。換句話說,疫情之后,博日科技的PCR儀運轉效能如何,主要看終端場景中,有多少檢測試劑盒報證時指定了博日的PCR設備。
從qPCR的實際應用場景,即臨床、非臨床兩部分。其中,臨床主要是包括以下三個場景:
首先是腫瘤篩查及治療,主要應用終端在醫院等。隨著靶向治療的推廣,個性化用藥檢測需求也在增長,PCR伴隨診斷的臨床應用愈發廣泛;
二是傳染病篩查,主要應用在各地疾控中心、動物衛生機構等。檢測病原體,發現傳染病診斷的窗口期(如新冠病毒、HPV等);
三是產前及產后護理。PCR檢測能夠在產前及產后階段檢測多種疾病,包括SMA、血友病及其他遺傳病。
在非臨床場景下,PCR檢測主要應用在農業(比如非洲豬瘟的檢測,灼識咨詢分析農業PCR產品的市場規模2020年達21億元)、海關檢測(人、動植物的檢疫)、科研機構的研發(基因表達、分型、克隆等)。
在分子診斷PCR領域,資本對“腫瘤篩查及治療”寄于更多關注和高預期,而醫院臨床和科研機構的終端場景,外企設備巨頭仍有一定優勢。上述分子診斷行業人士講道,“源頭的問題還是得一點一點磨?!?/p>
據披露,博日科技的終端客戶包括畜牧業企業、OEM客戶、醫院、獨立臨床實驗室(即第三方檢驗所)。針對這些終端應用場景,從博日科技自研自產的試劑盒情況來看:
臨床應用場景涉及到的包括HPV試劑盒,NG、CT及UU試劑盒(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體)、甲/乙型流感試劑盒、新冠病毒試劑盒;在畜牧業、海光檢疫中涉及到的包括:非洲豬瘟、水產品、牛豬羊動物病原體的試劑盒,以及寵物疾病檢測試劑盒。
來源:博日科技招股書
其中,除了新冠病毒試劑盒外,僅甲/乙型流感、非洲豬瘟兩款試劑盒獲批拿證,可以用于商業化,其它產品仍在臨床試驗或商業化的過程中。從下表可見,2018年、2019年的試劑銷量主要由非洲豬瘟(2018年8月后在中國爆發)、甲/乙流試劑盒產品貢獻;2020年、2021年H1則主要由緊急獲批的新冠病毒試劑盒貢獻。
來源:博日科技招股書
除博日科技自研自營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外,2020年、2021年其引入了凱普生物、華大共贏等外部投資。凱普生物是分子診斷行業的頭部公司,其HPV分型檢測試劑市場占有率在國內首屈一指,并進入了第三方檢驗服務平臺領域,其試劑和服務業務極大程度上可能與博日科技的PCR設備進行產業聯動。
從目前來看,無論是上半年開始肆虐的德爾塔變異株,還是新近引起軒然大波的奧密克戎變異株,新冠疫情帶給國內外的影響仍在持續。對于博日科技等PCR設備、試劑企業而言,能否在這一窗口期,獲得更多檢測試劑盒的批件顯得頗為重要。
本文標簽:
版權說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為泛亞電競平臺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附帶羅氏pcr儀器(pcr儀器品牌排名)本文鏈接。